教科研處:合肥七中化學教研組2021年度總結會議
——回顧過往明初心 展望未來啟新程
時間:2022-01-11 10:37 作者:劉萍萍 來源:教科研處 閱讀次數: 次
1月7日,合肥七中化學教研組舉行了大組集體教研活動暨2021年度工作總結大會。本次會議由化學教研組長吳國權老師主持,由每個年級推出一位老師就教科研的思考和實踐進行了微專題報告。全體化學教師積極參與、認真準備,保證了教研會的順利進行。
大組教研活動于上午10:00準時開始,首先由高一年級的洪璐老師展示了《基于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元素化合物單元教學設計案例分享》。洪老師從對“單元教學的基本內涵”的闡釋出發(fā),介紹了學科大概念視角下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并向大家展示了一節(jié)基于化學史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氯及其化合物》大單元教學設計課例。本課例以“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為學科大概念,以氯氣的發(fā)現(xiàn)史為明線創(chuàng)設情境,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與素養(yǎng)導向的學習目標下,分三個課時將氯及其化合物這一單元串聯(lián)起來。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研究物質的模型與方法,提升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圖為高一年級洪璐老師
接著,高二年級汪葉軍老師以“對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再思考 對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再思考”為主題進行了交流分享。汪老師首先指出在教學研究中多讀多思、名師指導以及親身實踐的重要性,分享并解讀崔允漷教授、鄭長龍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并就“化學關鍵能力”、“高中化學必修階段的化學模型”等核心觀念與全體化學教師進行了探討,干貨滿滿,老師們均表示獲益良多。
圖為高二年級汪葉軍老師
會議第三項微專題報告由熊彬彬老師代表高三年級發(fā)言。熊老師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踐,分析對比了近幾年高考試題及各省市學業(yè)水平試題,總結2021年各地方試題的特點,預測“雙新”背景下新高考試題命制的可能方向。他強調試題考查方向已經從具體知識轉向核心知識,呈現(xiàn)形式更具有開放性,評價標準從關注“對錯”到關注角度多少、思路的完整程度。針對這些特點,老師們既要積累經典例題,也應不斷更新觀念和理念,把握試題講評、作業(yè)設計的思路與策略,在有限的時間內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圖為高三年級熊彬彬老師
最后,化學教研組長吳國權老師對本年度教學工作進行了總結,并對下一步的教學教研進行了總體規(guī)劃。吳老師向全體化學教師詳細匯報了2021年度化學教研組各位老師的辛苦付出及結出的累累碩果,贊揚了化學教研組“以研促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對老教師的無私奉獻表示感謝,并寄語青年教師繼續(xù)努力,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圖為化學教研組長吳國權老師
教學研究集智慧,交流探討助成長。2021年度合肥七中化學教研組老師兩次承接新課程現(xiàn)場培訓公開直播課,在“大練兵、大比武”活動、教學論文評比、優(yōu)質課大賽、典型試題命制等多項比賽中捷報頻傳,大放異彩,獲一等獎人次全校最多。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化學教研組將繼續(xù)保持教育的初心與情懷,在“雙新”改革背景下,潛心研究,進一步提升化學教學質量,不斷進步、不斷成長,繼續(xù)書寫新的篇章。
(劉萍萍撰稿 張啟發(fā)統(tǒng)稿 張永劍審稿)
- 上一篇 : 教科研處:合肥七中歷史教研組2021年度總結會議
- 下一篇 : 教科研處:合肥七中地理教研組2021年度總結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