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現(xiàn)代型骨干教師赴東北師范大學研修
時間:2014-02-12 14:25 作者:admin2 來源:未知 閱讀次數: 次
學習經過篇
2010年9月11日—20日,在歷時十天的學習、參觀和考察期間,我作為合肥七中的一名普通教師,擔任了文科班的班長。我們被東北師大博大厚重的歷史人文積淀牢牢吸引,與多位國家級的教育專家零距離接觸,如饑似渴的學習著新課程的理念與實施方法,積極探討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論與實踐的可操作性,聆聽專家精彩的專題講座,感受名校的辦學風格,體驗名校的辦學特色,研修班的每位學員老師每天都認真撰寫學習心得。高水平的專家報告,對吉林學校和人文自然的參觀考察等,開拓了我們的視野,掀起一輪又一輪思想風暴。
2010年9月21日,帶著欣喜和收獲,合肥市首屆中學骨干教師東北師大研修班第一階段學習考察任務圓滿結束了。本次研修班東北師大學習期間,16位老師被東北師大評為優(yōu)秀學員,我忝列其中,將直接參加由教育部數字工程支撐中心主辦的全國優(yōu)質課大賽。另外,按照本次研修班課程安排,研修班所有學員回到學校后,還將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工作撰寫論文,作為本次研修班結業(yè)考核主要依據,經東北師大導師修改定稿后,合肥市教育局將選優(yōu)集結成冊。
學習心得篇
來到美麗的北國春城,希望收獲的當然不只是秋天的美景,更是知識的碩果。一場場精彩的講座,使人頓時忘卻了旅途的疲憊,感受到心靈的愉悅與充盈。
(一)掀起概念的帷幕
(第一場講座 題目《智慧型教師的實踐品性》 主講人 鄔志輝)
如果你看見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舉止有點親密,聊得有點火熱,你會猜測他們是什么關系?早戀?親戚?朋友?……如果你在心中默默地給他們定了性,那么你可能已經“概念先行”,而不能“直觀地明見”了。
有時候,我們的常識、先見、現(xiàn)存的知識體系,會在我們接近教育實踐本身之前就作出說明,這些先入為主的知識掩蓋了“純粹的現(xiàn)象”,使教師作出錯誤的判斷。打個比方,無比的世界猶如一個坐滿了觀眾的電影院,你來遲了,打開手電筒尋找自己的位置,射出的光柱照亮了一列座位,于是你可能狹隘地認為,這個電影院就只有一列座位,一列觀眾。這里手電筒的光柱,指的就是先入為主的“概念”。
教育關系的本質應該是一種召喚關系,學生的一言一行一個眼神,都是一種呼喚,而教師的行動則是一種回應。如果要恰當地回應這種呼喚,最好能夠對眼前的現(xiàn)象中止判斷,存而不論,不以任何假設為前提,這樣才能進入一種“無遮蔽”的狀態(tài)。在具體的情境中與孩子相處,“直接去看”,這才是教育的精髓。
掀開概念的帷幕,才能了解“智慧型教師的實踐品性”。
(二) 積極的旁觀者
(第二場講座 題目《中學課堂教學質量保障研究》 主講人 孔凡哲)
如果孩子跌倒了,在傷心地哭泣,你打算怎么去做?馬上跑過去扶起來安慰孩子?微笑地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遠遠地站在旁邊不管不問?自己也假裝跌倒在地,然后快樂地打滾?
簡單的故事中有深刻的哲理。一個老師最終會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代替學生學習。一個事事包辦的家長只會教育出一個事事不會的孩子,同樣,一個代替學生思考的老師絕對教不出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只能去喚醒學生自己成長和學習的渴望,尋找、搜索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或者在學習中營造積極的心理氛圍,促使學生思考、成長。但是,教師決不能代替學生思考、成長。
做積極的旁觀者。也就是說,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要學會恰當地“裝拙”、“裝傻”。傳統(tǒng)的教育要求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需要教師“裝拙”、“裝傻”,現(xiàn)代的教育還要求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就更需要教師“裝拙”、“裝傻”。就像放風箏時拉線一定要時松時緊一樣,聰明的教師一定要“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圣人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不到其發(fā)憤忘餐、悱惻忘寢的地步,就不去啟發(fā)他(她)。決不能學生剛一進入思考的情境,就把答案像一道大餐一樣端到學生的面前。這就是我所理解的“積極的旁觀”。
(三)握緊手中的幸福
(第三場講座 題目《職業(yè)倦怠與教師的心理健康》 主講人 劉曉明)
你有沒有覺得腰酸背痛、頭腦昏沉?有沒有覺得脾氣越來越壞,一點小事就容易激起心中的無名之火?有沒有覺得對眼前的學生喪失信心,對以后的教學失去希望?如果你有上述癥狀,你就要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了。
研究表明,物質的發(fā)達會帶來精神的危機,而文明的發(fā)展也會帶來人性的壓抑,這些都是“倦怠”產生的根源所在。一般說來,人性有三種屬性:(1)自然屬性,這是本能欲望的滿足;(2)精神屬性,這是本能欲望的超越;(3)社會屬性,這是本能欲望的壓制。以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為例,開除他的教師資格冤不冤?不冤。如果把他開除出地球,他就很冤。因為遇到危難之時,逃跑是人的天性,屬于自然屬性;但是作為一名教師,他(她)所具有的精神屬性和社會屬性,都不能允許他(她)棄學生于不顧而獨自逃生。
目前教師的社會形象大致有三種形象:(1)神話教師,使之成為不食人間煙火的“師德標兵”;(2)物化教師,使之成為上課的機器;(3)獸化教師,負面新聞報道滿天飛。這三種傾向,無疑是造成教師情緒衰竭、人格解體、低成就感的罪魁禍首。
找到了教師職業(yè)倦怠的病因,我們就可以對癥下藥。握緊手中的幸福,我們就應該把教學當作一門事業(yè)而非職業(yè),因為職業(yè)只是追求結果的快樂,事業(yè)注重過程的快樂,而事業(yè)獲得的結果更是一種累并快樂,這種快樂是無窮無盡的。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像個學生一樣,在寧靜的課堂中吮吸知識的甘露,讓我感受到教育與教學的甘美鮮活。感謝東北師大,帶給我教育生命中新的一天。
學習總結篇
九月十一日,我們帶著幾分激動、幾分憧憬,來到了長春這座美麗的城市,在東北師范大學這所美麗的校園參加了“安徽省合肥市現(xiàn)代型中學優(yōu)秀教師培訓班”。在這短短幾天里,我們感受到了東北地區(qū)獨特的文化風情,參觀了長春市十一高中多元文化的特色,聆聽了東北師大老師們精彩的報告,同時與長春實驗中學的老師展開了熱烈的交流,內容豐富多彩,學習緊張而又充實,開了眼界,長了見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知識,特別是在教育和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禮,教學知識上得到了一次強勁的“充電”,受益匪淺。
這次培訓,我的收獲和體會頗豐。
一、感受到東北師大老師們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并為之感動著。
這次培訓共安排了十個專題講座,涉及到新課改的理念、教師的教學實踐研究、專業(yè)化發(fā)展、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設計和應用、課堂教學評價等等,給我們授課的專家教授,熱情、誠懇、細致,總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把一些最新的知識傳授給我們,高屋建瓴,又深入淺出,朱教授的激情、鄔教授的博識、孔教授睿智、王教授的嚴謹、陸教授的思辨……給我們留下難忘的記憶。這其中蘊含了他們對基礎教育的厚望以及他們對事業(yè)的熱愛與忠誠,我們深深為之折服而感動,我們將把這些珍貴的記憶永遠在心底。
二、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很多教育教學的深層次問題不斷暴露,這時候迫切需要理論的指導和大家的引領,這次培訓對我而言,是場“及時雨”,不僅對理清新課改中的種種關系大有幫助,而且對突破了新時期教育教學中一些“瓶領”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如路海東教授關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應用、王小英教授關于多元智能理論對教育的啟示,李澤寧教授的人文主義視域下教師教學行為等等,從本源上對新課改的理念作了深入闡述和解讀,令人茅塞頓開。
三、更新了教學知識。
教師是個永新的職業(yè),這包括了學科知識和教學藝術的不斷更新,這次培訓我們不僅在學科知識上得到了一次補充,而且在教學藝術上得到了一次補充。鄔志輝教授的智慧型教師的實踐品德;孔凡哲教授對一節(jié)好課新的評價和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朱玉民教授關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與優(yōu)化等等,無不具有引領性和示范性,有效而實用。
四、結識了我市的教學骨干和名師。
這次培訓,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參加培訓的是我們合肥市的教學骨干和精英,課余時間的互相探究與交流,不時會閃耀的智慧的火花,這其中包含了對教育教學獨到的見解,對現(xiàn)代教育的深層思考等等,既互相學習,又建立了友誼的紐帶。有很多的教師我是久聞大名,此次終于能一睹尊容,不虛此行。
五、明確了今后的目標。
培訓是一種手段,是一個開端,對于培訓的清泉,我們要讓它細水長流,我明白:“骨干”這一稱謂帶給人的不會有太多的榮譽。卻有無盡的責任,培訓給了我們補充元氣,添了靈氣,去了驕氣,煥發(fā)無限生機,真正感到了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yè)!我也深深地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今后我將學以致用,將新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合肥的教學實際,向同行學習,讓培訓的碩果在教學中大放異彩。(劉孝峰)
- 上一篇 : 七中學子青藤下的英語秀
- 下一篇 : 合肥七中組織黨員到江西婺源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