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講話:養(yǎng)成良好習慣,文明伴我成長(20180910)
時間:2018-09-10 10:40 作者:王臻杰 來源:未知 閱讀次數(shù): 次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來自高一(1)班的王臻杰。
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七中的秋風和煦輕柔,藍天白云飄逸悠揚 ,當和諧美麗的校園再次響起雄壯的國歌,看著五星紅旗徐徐升起,我們的心頭不由萌生一種期待,那就是在這絢麗多彩的季節(jié)里,用我們的汗水和智慧再書寫一段激情燃燒,青春無悔的崢嶸歲月。今天,我講話的主題就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文明伴我成長》。
踏入七中新校園,第一個月便是文明習慣養(yǎng)成月。對于身為高中生的我們,正站在人生的岔口。成績固然重要,但正如七中校訓一般,“力求成人,立志成才。”只有在大好青春時光中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我們才能不悔當初,笑看未來。
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yǎng),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xiàn)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wèi)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huán)境。相反,如果我們養(yǎng)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huán)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出優(yōu)良的學習氣氛?,F(xiàn)在,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就是說小時候形成的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葉圣陶認為培養(yǎng)孩子的目的就是養(yǎng)成好習慣。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好習慣要培養(yǎng),壞習慣要糾正,好習慣用加法,壞習慣用減法。其實養(yǎng)成習慣并不難,重要的是堅持到底,很多人在培養(yǎng)習慣的時候總是半途而廢,使舊習慣又卷土重來了。
要知道,習慣對于一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啊!為了我們人生,讓我們一起來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